把影响降到最小 让企业“活得更好”
湖北法院推行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调查
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,是扩大就业、改善民生、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,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,打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“组合拳”,为中小微企业发展解忧纾困。
探索个人破产制度、个人破产实践取得重大突破;推行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,努力将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;创新买卖合同智审,让办案提速、让企业减负……近年来,各级法院围绕中小微企业“急难愁盼”的突出问题,持续深化改革,出台系列服务保障措施,司法服务中小微企业有力度、讲速度、显温度。
为全面展现法院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成效,总结经验做法,法治经纬版从今天起推出“司法改革·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”系列报道,敬请关注。
3月3日,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,惠利(化名)工业园内,工人们忙碌着,运送货物的车辆进进出出。
数月前,主营棉花收购加工的惠利公司资不抵债,面临破产。“这些年拖欠的巨额借款、税款,像座山一样压在我身上,晚上常惊醒。”惠利公司原负责人肖汉桥说。
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法院在征得被执行人同意后,依法将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。其间,法院综合研判执行案件对惠利公司的影响、考察公司的资产状况,认为企业重整价值和可能性较大。为尽力挽救企业,法院依法创新工作思路,果断导入预重整程序。
,,环球UG(www.ugbet.us)开放环球UG代理登录网址、会员登录网址、环球UG会员注册、环球UG代理开户申请、环球UG电脑客户端、环球UG手机版下载等业务。
看到东西湖区法院发布的预重整等信息,正在家乡寻求拓展项目的宋先生决定投资。最终,东西湖区法院引入宋先生的投资盘活了惠利公司资产。
“如果不及时转入破产程序,惠利公司资产被处置后,普通债权人无法获得收益、职工无法安置,将留下很多社会问题。”东西湖区法院承办法官宋卫华说。
如何避免出现“办一个案件、垮一个企业、跑一批企业家”的情况?
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,将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负面影响降至最低,从2020年起,湖北法院探索建立并施行“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”。
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如何运用?对涉案企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?带着这些问题,《法治日报》记者近日深入一线进行调查采访。
办案理念转变
避免机械办案
“我今后一定牢固树立守法经营、合规经营的信念,让企业在法治的道路上长久发展,一定更好地回报社会……”从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手中接过免于刑事处罚的二审判决书时,陈某含泪说道。
2010年,湖北大冶一市政公司为谋取不正当利益,由该单位实际负责人陈某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200万元。一审法院以该市政公司及陈某均构成单位行贿罪,判处单位罚金20万元、陈某缓刑。判决之后,陈某与公司不服,向武汉中院提起上诉。